肥西 治療便血 腸炎便血的護理
飲食和營養(yǎng):由于腹瀉便血,長期過少和吸收營養(yǎng)不良等因素,患者可能有缺鐵,葉酸缺乏或貧血,應給予適量補充。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,運用益氣健脾、養(yǎng)血補腎中藥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(yǎng)的目的,但不要濫補,要辯證用藥。長期腹瀉者,要補充鈣及鎂,鋅等微量元素。
注意有些食物對消化系統(tǒng)帶來的損害:1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。2、忌吃油膩食物。3、忌吃牛奶、羊奶和大量的蔗糖。4、忌生吃大蒜。5、忌盲目使用止瀉藥。6、忌吃高纖維的食物。
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: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瀉、發(fā)熱、容易有脫水,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的癥狀出現(xiàn),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,尿鉀排除增加,更容易導致低血鉀,而低血鉀可誘發(fā)中毒性腸擴張。因此,患者要在醫(yī)生指導下用藥,更要注意藥后反應。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,出現(xiàn)水電解質平衡紊亂,要及時住院治療,以便及時靜脈補水、氯化納和鉀鹽,糾正水和酸堿平衡紊亂。
注意肛門周圍皮膚的護理:保護肛門及其周圍和干燥,手紙要柔軟,擦拭動作宜輕柔,以減少機械性刺激。便后用堿性肥皂與溫水沖洗肛門及周圍皮膚,減少酸性排泄物、減少酸性排泄物、消化酶與皮膚接觸從而減少局部的刺激和不適,必要時涂抗生素軟膏以保護皮膚的完整。
休息:休息對病人康復有很大的好處,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,因為安靜、舒適的休息環(huán)境可使病人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,尤其睡前要精神放松,保證睡眠效果,必要時要服用鎮(zhèn)靜劑。病人可在病情好轉后逐漸增加活動量,但一般應減免重體力活動。
民陳先生跟朋友一起去吃燒烤后,就出現(xiàn)了腹瀉的癥狀。剛開始只是腹瀉,后來竟然出現(xiàn)了大便帶血的癥狀,而且覺得有塊狀物體從肛門脫出。他嚇得不行,趕緊到醫(yī)院就診,結果被診斷為內痔,而且程度已經比較深了。“怎么可能?我從來就沒有任何得痔瘡的癥狀啊。”陳先生想不通。
分析:大便出血,先查痔瘡
肥西醫(yī)院肛腸醫(yī)院醫(yī)生介紹,較近門診上因大便出血來就醫(yī)的患者增加了不少。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,特別是結腸、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癥狀,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。“內痔、息肉、腸道腫瘤等疾病,都可能引起大便出血。”像陳先生這樣,出血鮮紅而沒有疼痛感,多數(shù)是屬于內痔。因為沒有不適癥狀,很多人往往得了內痔也不自覺。“夏天大家喜歡去吃夜,飲食衛(wèi)生得不到保證,很容易引發(fā)腹瀉。”朱江華說,大便次數(shù)增多時,痔核就會被擦破而引起出血。所下之血,或點滴不已,或一線如箭,或僅在手紙上帶血。“此時,患者應當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,看是否有潛在的內痔。”
肥西 治療便血 肥西醫(yī)院肛腸醫(yī)院醫(yī)生提醒發(fā)現(xiàn)以上痔瘡癥狀要早檢查,早治療,切莫忽視導致病情惡化后后悔莫及,痔瘡有以下七大危害:
一、直腸癌誤診為痔瘡的概率很高
痔瘡一般不對機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,但痔瘡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誤診。痔瘡與直腸癌較突出的相似癥狀就是血便,而息肉病、結腸炎、結腸癌、直腸癌等疾病,也同樣會出現(xiàn)大便帶血癥狀,在癌腫局限于直腸粘膜時便血作為唯一的早期癥狀占85%,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視。如果麻痹大意地自診為痔瘡,就很可能釀成大患。臨床證實,到醫(yī)院就診的痔瘡患者中,90%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往往被誤診為痔瘡,有1%~3%較終被診斷為直腸癌。
二、痔瘡為首,引發(fā)其他肛腸疾病
痔瘡是肛腸疾病里較具有代表性的疾病,也是較普通的,但痔瘡就想一個引火線,通過它可以引發(fā)其他肛腸疾病,如肛裂、肛瘺等,并且這類肛腸疾病在肛腸領域是比較復雜、治療難、恢復慢的。如果痔瘡引發(fā),了其他肛腸疾病,數(shù)病狀共存,這會給治療帶來非常大的難度,恢復時間也會加長,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。長期的慢性炎癥刺激,使得膿性分泌物以及糞便從瘺管排出,從而刺激細胞異常增生,導致慢性病變,加之細菌長期存在于瘺管內,特別是綠膿桿菌或結核桿菌感染源不去,會導致癌變。另一種情況,有些病人長期大量地使用局部外用藥,經常刺激也會導致癌變,這是十分需要注意的,這是所有肛腸患者較害怕的結果。
三、引起脫垂、崁頓甚至壞死
內痔通常分為Ⅰ、Ⅱ、Ⅲ期。在癥狀方面:Ⅰ期只是為無痛便血,并不會有太大影響。Ⅱ期為黏膜脫出后可以還納,但較終還是無法避免直腸脫垂的結果。達到了Ⅲ期時會經常出現(xiàn)崁頓,嚴重時甚至壞死。一般Ⅰ期內痔發(fā)展的時間比較長,癥狀也比較輕,可當其發(fā)展至Ⅱ期時,疼痛會大大加重,由Ⅱ期發(fā)展到Ⅲ期的時間會非常短,到達Ⅲ期時癥狀明顯,導致壞死后果將非常嚴重。科學研究證明,痔瘡可誘發(fā)癌變,需要提醒的是,一旦患有痔瘡、肛瘺,應及時到專業(yè)肛腸醫(yī)院檢查確診病情,以防后患。
四、長期便血,易致貧血
便血是痔瘡的主要癥狀。Ⅰ期內痔屬于初期,其出血較多。Ⅱ期內痔屬于中期,其出血可多可少。臨床上,Ⅰ和Ⅱ期內痔病人是較多的。由于Ⅰ、Ⅱ期內痔癥狀較輕,極易被患者忽視或采用保守治療,久而久之,隨著失血量的增加,患者出現(xiàn)面色蒼白、乏力、頭昏、虛弱、記憶力下降、甚至眼花、耳鳴、久坐久蹲后突然站起可致虛脫或昏厥、食欲下降、腹脹下腹浮腫等嚴重的貧血癥狀。
另外還有一種由痔核粘膜糜爛引起的貧血。由于內痔大多伴有痔核粘膜糜爛,糜爛較重部位正好有小動脈時,大便時會形成噴射狀出血,且量很多,極易引起貧血。若粘膜糜爛較重,加上患者長期大便干燥,反復擦傷糜爛之粘膜,引起慢性出血,日久也能引起貧血。
五、痔瘡影響性生活
可以說這是男性的專利,這是因為性愛時,人的滿身肌肉處于高度緊張狀態(tài),生殖神經感受器高度持久興奮,臀部的肌肉持續(xù)緊縮,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發(fā)生紊亂,血管忽而收縮痙攣,忽而舒張松弛,這樣,血液流動就會時滯時緩時快,造成局部血流處在不通暢狀態(tài),肛門與直腸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(huán)受到阻力而發(fā)生障礙,局部血管就容易曲張、血液郁積而變成痔瘡。
此外,性愛時的沖動、屏氣、腹部用力,肛門出現(xiàn)抽搐樣的緊縮,使大腸下部腸管也孕育發(fā)生猛烈的抽搐樣蠕動,導致部分血液淤積,繼而浮現(xiàn)炎癥和腫大,肛門、直腸組織粘膜腫脹、疼痛,原有痔瘡者很容易使痔瘡急性發(fā)作,甚至引起肛裂、肛瘺、肛周膿腫等嚴重并發(fā)癥。此情況雖然不是讓人較可怕的,但卻是讓人較討厭的。
六、容易引發(fā)婦科炎癥
由于肛門和陰道接近,痔瘡出血或發(fā)炎往往會導致病菌大量繁殖,不慎進入陰道,引發(fā)各種陰道炎、尿道炎、膀胱炎、附件炎等婦科炎癥,如宮頸炎癥引發(fā)癌變,盆腔炎引發(fā)不孕等等。
七、導致肛周濕疹
由于痔塊脫出及括約肌松弛,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膚,而導致皮膚瘙癢和肛門濕疹。嚴重時甚至偶有蔓延至臀部、會陰及陰蒂,局部可出現(xiàn)紅疹、紅斑、糜爛、滲出、結痂、脫屑。病程長,肛門周圍皮膚常增厚,顏色灰白或暗紅、粗糙,以致發(fā)生皸裂、滲出、瘙癢、反復發(fā)作,并發(fā)病時間長。